欢迎您访问贝博西甲网站!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1997年中英交接仪式英国国旗降下为何间隔5秒才升起五星红旗

发表时间: 2024-11-04 14:11:20 作者:不锈钢手动旗杆

  1997年7月1日,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阔别祖国百年之久的香港回到了华夏的怀抱。

  可却鲜少有人知道,就在中英交接仪式上,英国国旗降下、中国国歌奏响前,曾有5秒“真空空白”,全场一片安静肃穆,所有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甚至某些人直至现在,依旧认为是技术上出现了什么重大差错。

  那么,5秒“真空空白”的出现真的是由于技术原因吗?线,数次较量:比撒切尔夫人更加强硬的是暮年老者

  1840年,战争在华夏境内“打响”,可恶的英国人用火器打破古老华夏的大门,迫使懦弱的清末政府与他们签订一系列辱国丧权的不平等条约。

  强行把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总计1千余平方里的中国领土“租借”走,使得香港自此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中永恒的痛楚。

  ,与华夏的领导人见了一面。几乎无人明白他们到底谈了什么,麦理浩仅向外界转达了一句话,来自的保证:“请香港的投资者们安心。”

  他们的见面,挑起旁人无限猜想:中英“冷冻”多年的香港一“案”是不是到了“解冻”的时刻,双方对此又有怎样打算?

  答案未让“旁观者”失望,跟着时间往后推移,中英围绕香港的动作也慢慢变得频繁明显,双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隐约透露中方对香港的拟定政策;1982年,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首次使用“一国两制”的说法。同年,踌躇满志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定下来华访问的计划。

  9月末,英国来客在中方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入人民大会堂,与中方领导人进行足以刻入历史的会面。

  能够凭一己之力坐上首相位置的夫人自然强势又自信,但抱着“打击中国”决心的她并未想到,世界上竟有比她更强势的对象,让她铩羽而归、狼狈不堪。

  信心满满的撒切尔夫人在会谈最初即展现出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她半点儿不掩饰英国野心,直白威胁中方:“如果中国一定要收回香港,那么或许会给香港带来灭顶性灾难的影响。”

  面色如故,迅速反击:“自新中国成立起,中方政府就没有承认过英国强加给中国的3个不平等条约,这是中国政府始终不变的立场。在主权有关问题上,中国无任何回旋余地,主权不容讨论。”

  很久以后,撒切尔夫人依然难忘的强势犀利,她说:“当我听到讲,倘若中国愿意,他们能够在今天晚些时候便收回香港时,我真的愣住了。”

  两个半小时后,中英高层首次“碰撞”宣布结束,强调:“假如两年仍旧无法达成协议,中国就只能单方面宣布我们的决定了。”

  英国人首先坐不住了。撒切尔夫人紧急召见己方谈判首席代表柯利达,请他转达英方的妥协:不再坚持香港主权问题。同年,中英谈判真正开始启动。不甘心的英国人“化明为暗”,动用一个个小动作,企图逼迫中国“服输”。他们先是把香港一位新闻处长拉入“席”,打算以一对二,可惜中方坚决不承认该处长的合法谈判权。

  接着,英国从香港立法局入手,让他们出面说服中国别着急收回香港,严厉批评了他们一顿。

  英国转而到香港制造恐慌,导致香港股市大震荡,港币贬值,吓坏英国人。最后,英国人试图以混乱迫使中国放弃香港回归后的驻军,用一句:“如果无驻军,还算什么恢复行使主权”化解难题。

  的建议,英国人无比抗拒。中国秉承大局为重的观念,主动“退后一步”,将联合小组入港时间改为1988年7月1日,英国人无力反驳,只得同意。

  同年12月,中英首脑正式签署《联合声明》,确认中国将在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

  然而,哪怕“结局”已定,英国人也无法彻底“看开”,仍旧试图给中方“下绊子”。

  1996年底,距离中国收回香港只剩下半年左右的时间,中方负责具体交接仪式的外交部礼宾司安文彬率筹备小组入驻香港,展开前期准备工作。

  中方的态度无比明确:必须确保中国国旗于1997年7月1日0点0分0秒于香港升起,让香港主权准时回归华夏。

  双方争吵不休,又进行几轮谈判,才迫使英国“勉强”同意30日11点59分59秒降下英国国旗。

  对此,安文彬无比恼怒,他亲自找到英国代表,直言对他们说:“你们英国占了香港100多年,如今我们只要2秒,你们都不肯给,我觉得英方这种态度不只中国人不能容忍,世界同样无法容忍!”

  眼看双方将要再度陷入僵局,英方代表急忙缓和气氛,表示英国愿意在58秒降下国旗,还可以再早一点,唯一要求是中方一定要在0点0分0秒升国旗,不能提前。

  仅是为他们的“黑手”埋下伏笔罢了。紧接着,双方又一次因座位问题生出争执。英国希望邀请国际人士参加仪式,并坐在主席台。中方坚决不同意,说交接仪式乃中英两国的事情,不容外人介入。

  几番“讨论”后,英国妥协,同意国际人士居观礼台。可不等中方歇口气,英国再生“幺蛾子”,提出港府人员也应坐在主席台。

  中方给予同意。英国反而陷入纠结:主席台以过道划分,一边是英国,一边是中国,港府人员0点前属英国,0点后属中国,又该如何安排他们的座位。

  中国“友情”解决:让他们坐到主席台后面的位置上,那里无分隔,无需说清究竟坐哪一方。

  待到交接仪式的谈判告一段落,因天气限制转到室内的升旗仪式再生波澜:室内无风,旗帜该怎样飘起来?

  ,底部装鼓风机,人工将其吹起来。由于技术限制,旗杆最终由美国生产。怎样升旗亦有两套方案,机械时间不好控制,只能采取人工。人工控制时间难度更大,中方3位升旗手从方案确定便开始一次次练习,5000多次反复动作,把他们双手全部磨到破裂,非常辛苦。

  未想英国人的运气似乎不太好,定制的旗杆刚刚送到会场,就因运输环节出现差错,被砸扁了一小块。重新定做肯定来不及,英国人只能稍稍技术处理一下,将它照常竖立起来。

  无奈的英国人急忙临时调换备用降旗手,方才让典礼没再次出现大状况。午夜时分,交接仪式真正开始。英国代表查尔斯王子上台发表讲线分钟的发言时间,他却多占用23秒。

  为了“抢回”23秒,在现场负责指挥的安文彬命令司仪加快说话速度,活动加紧进行,仪仗队步伐加快。

  中外来宾全体起立,全场目光均聚焦主席台东西两侧的旗杆上。3分钟后,英国国旗在英国国歌的陪衬下,慢慢下降。所有人都未想到,就算到了“最后时刻”,坏心的英国人还是没放弃“叫中国丢脸”的谋算。

  他们悄悄加快他们国歌的演奏速度,使得英国国旗在59分53秒即完全降下,令中国多出7秒时间。

  中国果然意外了。因为中方工作人员仅提前做足倘若英国拖延时间的准备,根本没想到英国人剑走偏锋,竟然加快演奏速度。

  中国国歌瞬间响彻维多利亚港,中国遵循中英先前“约定”,在1997年7月1日0点0分0秒升起中国国旗,至此香港正式回归华夏。

  五秒的空白,是英国人的“坏心眼”,亦是中国人的“冷静自持”与一诺千金的君子风范,双方对决,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交接仪式结束,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和中英联合小组首席代表等人共同送别查尔斯王子一行。与中方人员握手的昔日香港总督彭定康悄然流下眼泪。

  查尔斯王子等人登上邮轮,均移步甲板和中方送行人员挥手再见,唯有彭定康不见踪迹。

  那天晚上,绚丽的烟火照亮香港夜空,宣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时代的开始。